今天聊聊全明星遺珠。
先列一下全明星名單。西部全明星:
首發:庫裡、亞歷山大、杜蘭特、詹姆斯、約基奇
替補:文班亞馬、愛德華茲、哈登、濃眉、小賈倫·傑克遜、申京、傑倫·威廉姆斯
東部全明星:首發:字母哥、塔圖姆、唐斯、佈倫森、米切爾
替補:希羅,利拉德,莫佈利,坎寧安,加蘭,西亞卡姆,傑倫·佈朗
入選全明星這件事,到底多大程度算榮譽,爭議還挺大的。我的理解是,這個獎對頂層球星的意義有限。如果我們把評價球星分為縱橫兩個維度,那麼對頂層球星來說,全明星隻有橫向維度的價值,累計次數越多,代表生涯巔峰期越長。但評價球星巔峰期長度有一個明顯更具參考性的指標是最佳陣容次數,歷史上入選全明星次數最多的那些球員,跟入選最佳陣容次數最多的球員也高度重合,重復評價的意義並不大。
入選全明星對普通球星來說,意義顯然大得多。全明星每年24人,最佳陣容每年15人,後一個榮譽含金量更高也更難獲得。這意味著,對某些球員來說,全明星身份就是他個人榮譽的高峰,生涯縱向維度的定級,不可謂不珍貴。
所以,相比於歐文、佈克這些榮譽更厚的落選球星,本屆全明星最遺憾獎得主無疑是鮑威爾。鮑威爾19年隨猛龍拿到過總冠軍戒指,在個人榮譽上並無特別斬獲。他在爆發砍分方面確實能時不時帶來驚喜,但打法缺少延續性,一直都不能被完全視作扛產量的開發手。能跟他聯系到一塊的個人榮譽,原本也就是爭一爭“最佳第六人”。
本賽季,鮑威爾把握住瞭快船側翼火力真空的機會,以63.8%的真實命中率場均砍下24.1分,撐起瞭快船得分重擔,表現遠超認知。球隊目前排在西部第6,鮑威爾作為西部第6的得分王,爭一爭全明星替補席位,資格是夠的。而今年沒能入選,以後還有沒有機會,這就很難說瞭。一個31歲爆發的球員,更進一步並不容易,而西部後場席位的爭奪烈度,將來也未必會降低。今年西部入選全明星的後衛有4人:
庫裡。爭議很大,但沒可能被替代,因為今年全明星在金州主場,且首發主要是球迷投票的結果,跟替補不是一套邏輯;
亞歷山大。沒啥說的;
愛德華茲。今年的水平有一些爭議,圍繞三分大進和三分之外原地踏步都可以講出道理。不過,華子場均26.6分,得分在西部後衛裡領跑,作為森林狼目前唯一領袖必然要代表球隊入選。佈克、歐文等人跟他相比,邏輯上沒有更硬;
哈登。把哈登、佈克、歐文、鮑威爾這幾個放一塊討論,賽季表現是能爭論一下的。但從故事性角度講,把倫納德缺席的快船帶入季後賽,遠比東契奇缺陣球隊7勝12負更具吸引力。而佈克作為附加賽區間球隊二當傢,交出瞭一個低於預期的賽季表現,也不會被優先考慮。
西部最後一個後衛名額,可能是哈登和鮑威爾之間的競爭。我估計,教練們在評選時也會掙紮。這兩人能出現在備選名單裡都是驚喜,都能代表快船入選。但快船的戰績又支撐不瞭球隊拿兩個入選邏輯沒有明顯優勢的替補席後段名額。最終,打法更具領袖特征的哈登成為瞭快船代表。
真正有意思的,其實不是全明星替補選瞭誰,而是西部全明星替補隻選瞭2個後衛。按照規則,全明星替補有2個後衛名額,3個前場名額,2個任意位置名額。以往年的習慣,2個任意位置名額一般不會1個後衛不給。但今年西部有幾個前場太newbee,以至於在好後衛溢出的情況下,依舊不能照顧後衛這邊:
文班亞馬。沒啥說的,馬刺雖然不在附加賽區,但他甚至應該首發;
濃眉。即使賽季中出現瞭一些起伏,綜合表現依舊是無可爭議的全明星;
小賈侖·傑克遜。西部第3的代表,今年進攻真的厲害,真·錯位神器;
傑倫·威廉姆斯。純實力放在西部全明星裡面是有點虛的。但雷霆作為戰績斷檔西部第一,有兩個全明星也合理。另外,傑威是以前場身份參與全明星投票的,這一點要註意;
申京。西部第2需要有人代表球隊入選。雖然火箭內部實力相對均衡,選申京作為代表,爭議也不會很大。
這5個人都有足夠硬的條件。未能入選的後衛,都沒有足夠的理由吃他們的名額,要麼數據和比賽影響力比不過,要麼球隊戰績方面差距大。
以純比賽貢獻而論,西部今年最冤的遺珠,其實是另一個前場——小薩博尼斯,他今年打出瞭場均20.9分+14.5籃板+6.6助攻的誇張面板數據,一體化數據EPM更是聯盟第5,BPM聯盟第6,不要太炸裂。奈何國王的戰績沒有說服力,而在無視戰績全憑數據入選全明星這條賽道上,又慘遭文班亞馬單防(24.6分+4封蓋+1.1搶斷,EPM第4,BPM第5),隻能遺憾出局。
東部全明星的爭議,或者說遺憾,主要在後場。
首發5人不用談,沒有什麼問題。
替補席前場方面,由於魔術雙星受困於傷病,其他一些高比賽影響力的前場多為拼圖球員,選西卡、莫佈利、傑倫3人也大致可以。
替補後場4人,入選邏輯也是夠的:
加蘭。作為聯盟第1的另一個後衛,今年狀態大回暖,高光不少,占一個名額說得過去;
利拉德。固然不比當年,跟東部幾個年輕後衛相比,並不落入下風,入選也沒問題。
最後兩個名額是希羅和康寧漢姆,而不是拉梅洛·鮑爾、楊或者馬克西。我的感受是,入選的沒毛病,但不代表沒入選的不夠格。希羅進步明顯,康寧漢姆帶隊兌現期待,熱火和活塞戰績也要好於黃蜂、老鷹和費城。同時希羅和康寧漢姆都是全明星新面孔(沒進的3個以前都進過),在表現沒有太大差距的情況下,各個角度都支持教練們做出的選擇。
但拋開對比不談,隻看三球、楊和馬克西各自的條件,他們也算符合全明星資格:
拉梅洛·鮑爾。即使你認為三球出勤差,場均28.2分+5.3籃板+7.3助攻的面板數據是在弱隊刷的,也不能忽略一個關鍵點,他是東部後場票王。全明星說到底是個集中追星的盛會,在球迷評選結果沒有過分離譜的情況下,不讓他們喜歡的球員參加多少違背瞭初衷;
楊。本季貢獻場均22.5分+11.4助攻,領跑助攻榜,個人也大致hold住瞭球隊的轉型。對楊很不利的情況是,老鷹近期處於連敗的狀態,配合他不高的基礎命中率和常年的防守負面印象,會讓教練質疑他的真實價值;
馬克西。場均27.5分為個人生涯新高,在球隊兩個大佬不做人的情況下,也算苦苦支撐這個傢。把東部其他後衛放在他的位置,真的可以比他做得更好嗎?
相比於西部,東部已經給瞭全明星後場更多的名額,但依舊不能讓大傢都滿意。
我們還沒有提被傷病影響的東契奇、莫蘭特。陷入離隊風波的福克斯。今年拉胯的哈裡伯頓。打得很好,但打得好不好已經不是重點的拉文。再往下,還有蒙克、裡夫斯、普爾、穆雷、CJ,等等高水平後衛......
不得不說,當今聯盟好後衛是真的多,也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全明星後場評選的爭議會一直持續下去。在三分球大發展的時代,能交出漂亮進攻演出的後衛在持續增多,已經到瞭場均砍27分、28分,送出20+10進不瞭全明星的地步。後場越來越卷瞭。
但另一個情況是,優質後場在比賽影響力方面卻不及過去。今年的EPM榜單,領跑的後場球員其實在變少,前10有3人,前15隻有4人,而前20隻有5人。除瞭個別過於變態的,後衛彼此之間開始拉不開差距。這可能意味著,如果你以前場球星為核心建隊,搭配後場搭檔時,還是要盡量避開“平庸區間”。要麼拿到真正頂級的,要麼就在開發資源足夠的前提下,選功能性足夠又物美價廉的。夾在中間是最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