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足球新闻

足球报谈中超球衣赞助:打包模式应改善,形成俱乐部自主招标局面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0日 11:50点击:栏目:足球新闻

1月20日訊 在談到中超聯賽的裝備贊助集體打包模式時,《足球報》撰文表示,隨著中足聯的成立、管辦分離的明確,這一“老大難問題”也應得到改善。

中超俱樂部的裝備贊助由一傢贊助商獨攬,這在世界足壇是非常罕見的。此舉始於2009年,中國足協當時對中超的整體商業價值評估不樂觀,但2018年正值金元時代巔峰期,中國足協依然以地板價與贊助商續約10年,這對中超商業價值的影響非常明顯。

中超俱樂部裝備贊助集體打包合同要到2029年才到期,新成立的中足聯或許可以考慮從不同方面做出調整。中超俱樂部以球衣為核心的裝備市場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俱樂部是否能自主選擇裝備贊助商,從而吸引更多球迷購買球衣和周邊產品,釋放商業收入的增長空間。

2009年中國足協集體打包中超16隊裝備贊助時,是基於當時中超商業價值的低落。2008賽季中超俱樂部的賽季分紅僅有區區150萬,再加750箱啤酒和一臺打印機。2009年足協拿到每年1500萬美元(約1億元人民幣)的贊助合同,且逐年增長10%的集體打包贊助合同時,每傢俱樂部可分到150萬元收入以及價值500萬的裝備,當時大部分俱樂部都可以接受。

裝備贊助集體打包這種模式對球衣購買力強大的頂級俱樂部而言,是商業價值的低估,當年北京國安、大連萬達已能拿到500萬的裝備贊助費,上海申花也能拿到450萬。2018年足協將集體打包合同以30億總價續約10年時,其中現金收入僅8億,剩餘22億為等價裝備。彼時中超正處於金元時代,幾傢頂級豪門的贊助商底價都在每年5000萬以上,當時中超16支球隊的裝備贊助市場估值至少每年可達4億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無緣世界杯的國傢隊從同一傢贊助商得到的裝備贊助費達每年1億元(約1550萬歐元),僅次於英、法、德、意、西、巴、阿七支國傢隊,可見中國足球裝備市場真正的商業價值。聯賽整體裝備贊助價值通常在國傢隊的4倍以上,對新成立的中足聯來說,解決中超裝備贊助被“壟斷”的歷史遺留問題,釋放中超俱樂部裝備贊助收入增長潛力,是短期內增加俱樂部商業收入的重要手段。

在版權和票房收入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中超俱樂部收入增長的最大空間就是商業贊助收入,其中,裝備贊助和球衣廣告是主要來源。被同一傢贊助公司壟斷中超裝備市場,中超無法獲取由市場競爭帶來的裝備贊助商紅利。

因為違約金額高昂,中足聯無法中止之前的裝備贊助合同,但可以嘗試談判金額更高的續約合同,或者吸引其他裝備贊助商競爭,最終形成俱樂部自主招標裝備贊助商的局面。俱樂部收獲的將不僅是金額更高的贊助收入,還有設計上更吸引球迷的球衣及周邊產品,進而大幅增加以球衣銷量為核心的周邊產品收入。

此外,中足聯還可以考慮繼續放開球衣廣告位置,此前足協已將球衣廣告位置增加到5個,繼續增加球衣廣告位數量有助於俱樂部增加球衣贊助收入。球衣廣告位的增加,本身也是體現俱樂部招標贊助商“以量變到質變”的現實理念。

這方面J聯賽上賽季升班馬町田就是典型,町田俱樂部地處人口僅40萬的城市,2022年町田的贊助商最多時達375傢。2023年還在J2聯賽時,俱樂部的頂級贊助商有10個,印在球衣上就有7傢。町田把贊助商分為頂級、裝備、白金、黃金和白銀5個級別,甚至包括瞭理發店、居酒屋和商超廣場,俱樂部2023年的贊助收入26.56億日元(約1.33億人民幣),放在中超都是翹楚。

對於新成立的中足聯而言,需要在推動職業聯賽市場化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有效幫助中超俱樂部增加商業收入,贏得俱樂部的認可。改變中超裝備贊助壟斷格局,積極鼓勵和推動中超球衣贊助的多元化,不失為有益的嘗試。同時嘗試改變俱樂部的傳統理念,在吸引贊助商方面像町田一樣從追求“大企業高金額”向“小企業低金額”的務實方向轉變。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内容均为360直播整理排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足球报谈中超球衣赞助:打包模式应改善,形成俱乐部自主招标局面
本文标签: 足球  中超  中国足球  中甲  中乙  
首页 足球 篮球 录像 资讯